秋日奉命南征

促织鸣高树,微霜已载途。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

传闻赤壁战,烽火一时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秋日奉命南征》描绘了秋天行军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壮志豪情和历史沧桑感。

首句“促织鸣高树”,以秋夜中促织的鸣叫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开始的征战之旅。接着,“微霜已载途”一句,通过描述路上已铺满薄霜,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寒冷与肃杀,同时也预示着征程的艰难。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使命的坚定。这里“汉节”和“兵符”分别象征着权力与军事指挥权,表明诗人曾有过长期的为国效力的经历,并且在此次南征中肩负着重要的军事责任。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则展现了行军路线的广阔与复杂,将战场置于楚地与吴地之间,暗示了战争的范围可能跨越多个地区。同时,这一句也蕴含了对地理环境的描绘,显示了诗人对地形地貌的熟悉与适应。

最后,“传闻赤壁战,烽火一时无”以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作为背景,引出对战争结果的想象。这里的“烽火一时无”可能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或暂时的平静,但也有可能是暗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整体而言,这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战局的预想。

综上所述,《秋日奉命南征》不仅描绘了行军途中所见之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豪情壮志与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夜

深夜候明发,重云未肯开。

幽襟仍宛转,孤咏且徘徊。

风急鸦声散,灯寒雁影来。

翻思金阙路,雪里赐貂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黄州刘使君旧隐其堂上有徐相国所赠诗章在焉

丞相题诗处,幽人昔考槃。

汉家新剑履,楚国旧衣冠。

秋觉蟾光入,风知玉树寒。

时闻山简醉,莫作习池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曹封君双寿异徵卷二首(其一)

蜀道回舆日,鹿门同隐时。

烟霞长作主,琴剑与诸儿。

芝本商山种,桃疑阆苑移。

名闻汉皇帝,白首载恩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曹封君双寿异徵卷二首(其二)

逆旅悲尘世,浮生抵懵然。

因之悟物理,早已识真诠。

天赐齐眉寿,人思化鹤年。

宁知终孝者,犹自泣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