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其一)

位列台阶五福昌,怜才多见进贤良。

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

雅量容人皆感德,新诗对客即成章。

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王绂在文渊阁下参与端午日赐宴的情景,展现了朝廷对于人才的重视与礼遇。诗中“位列台阶五福昌”开篇即以台阶象征地位,表达了对人才的推崇与国家繁荣的愿景。“怜才多见进贤良”则直接点明了朝廷对于人才的爱护与提拔。接下来,“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通过描述皇帝亲自编纂书籍、举行宴会并赐予酒杯的场景,展现了文教兴盛与君主对文化的重视。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在场人士的雅量与才华,以及他们对客人创作诗歌的能力。最后,“鮿生展拜嗟何晚,四海声名久播芳”两句,以鮿生(一种鱼)的比喻,感叹自己未能早些展现才华,但同时也赞美了在场人士的名声早已传遍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宫廷内部对于人才的尊重与礼遇,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敬重。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其二)

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

重望固应居国老,谦光犹复礼儒生。

彤庭宴罢看仪凤,黄阁诗成听禁莺。

况是太平无事日,纂修群籍赞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陈仲明游茅山诗

希夷生爱觅仙踪,采药华阳洞口风。

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

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

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僧瑀楚南住灵岩寺分题得披云台

古寺香台客到稀,閒云无伴待师归。

霏霏偏解护禅榻,片片宁堪补衲衣。

舒卷任缘那有碍,去留无著总忘机。

讲时应有神龙听,化作遥天法雨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

天开一鉴列云屏,相去南康里许程。

夜静滩声喧郡郭,日长波影动檐楹。

联翩雁阵惊秋早,远近渔歌起月明。

帘捲黄堂吟对处,君心应许共澄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