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鹤林即休翁

城南鹤林寺,幽境脱尘烦。

地僻藤花落,窗虚贝叶翻。

池塘浮野鸭,竹树挂山猿。

病起借禅榻,高眠避市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忆鹤林即休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远离尘嚣的山寺景象。首句“城南鹤林寺”点明了地点,寺庙位于城南,环境清幽。接下来的“幽境脱尘烦”表达了诗人对寺中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尘世的纷扰形成对比。

“地僻藤花落”写出了寺庙地处偏僻,藤花悄然凋零,营造出一种静寂的氛围。而“窗虚贝叶翻”则通过窗户微启,贝叶翻动,暗示僧人在此研读佛经,进一步增添了禅意。

“池塘浮野鸭,竹树挂山猿”两句,通过动态的野鸭和山猿,描绘出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反映出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和谐。

最后,“病起借禅榻,高眠避市喧”表达了诗人因病起身,选择在禅榻上静养,以避开城市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安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林寺的清幽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登山亭

山上新亭好,红尘不可侵。

雨阶幽草合,风径落花深。

野水浮晴色,平田下夕阴。

城中公子少,日日就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人之金陵

之子金陵去,黄梅细雨天。

晚钟近萧寺,野水急吴泉。

枕有思家梦,囊无买酒钱。

凤台动诗兴,落笔授蛮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高秋泉诗卷

美矣高夫子,能文武亦全。

横琴弹夜月,洗剑动秋泉。

酒熟春如海,诗閒日似年。

纶巾北窗下,倦可枕书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潜堂

高隐有深意,情閒直万金。

溪鱼鲜作鲙,竹笋长成林。

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

读书风雨夜,灯火野堂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