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书灯继晷》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描绘了深夜读书的情景,以书灯为媒介,寄托了对知识追求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首联“白驹穿隙去骎骎,几点青灯竞寸阴”,以“白驹”比喻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而“青灯”则象征着深夜中唯一的光明,它与时间赛跑,试图在短暂的夜晚中获取更多的时间。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宝贵与读书人对时间的珍惜。
颔联“泰宇光中星耿耿,唔咿声里夜沉沉”,进一步描绘了深夜的宁静与明亮。在广阔的宇宙中,星星闪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永恒的故事;而在读书人的周围,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自己的呼吸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也暗示了读书人内心的专注与平静。
颈联“匡衡壁破通昏晓,车胤萤飞映古今”,引用了两个典故。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读书,都是古人勤奋好学、利用一切可能的光源进行学习的故事。这两句既是对古代学者刻苦求学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当前读书人精神的共鸣,强调了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只要有心,总能找到学习的机会。
尾联“展卷坐来高著目,分明照见圣贤心”,点明了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为了理解圣贤的思想,提升自我境界。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对话,汲取他们的智慧,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深夜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