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阳道中遇黄仲韬于逆旅方知其奉命典试四川匆匆不能多谈赠以濂亭文集口占二诗以道其所欲言者(其二)

君抚斯文讯武昌,冀州旗鼓亦相当。

眼中意态今无右,天下人才讵可量。

叔度此行真不易,相如几辈或相望。

吾家门外江朝海,为我探源记数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的作品《保阳道中遇黄仲韬于逆旅方知其奉命典试四川匆匆不能多谈赠以濂亭文集口占二诗以道其所欲言者(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黄仲韬才华与使命的赞赏以及对其未能详谈的遗憾。

首句“君抚斯文讯武昌”,诗人以“君”指代黄仲韬,称其在文治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影响力,如同武昌的军事力量一样强大。接着,“冀州旗鼓亦相当”进一步强调黄仲韬在文坛的地位与声望,如同冀州的旗帜与战鼓一样响亮。

“眼中意态今无右”一句,诗人赞美黄仲韬的风采与气度,认为在当前无人能及。“天下人才讵可量”则表达了对黄仲韬所拥有的广泛人脉与深厚学识的敬佩,暗示其影响之广,难以估量。

“叔度此行真不易”中,“叔度”是黄仲韬的称呼,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赞扬黄仲韬此次奉命前往四川主持科举考试的艰难与重要性。“相如几辈或相望”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暗喻黄仲韬与众多才子并驾齐驱,互相仰慕。

最后,“吾家门外江朝海,为我探源记数行”表达了诗人希望黄仲韬能够深入探究学问的源头,并留下深刻的见解,如同江海之水,源源不断地带来知识的滋养。这不仅是对黄仲韬的期待,也是诗人对自己以及后人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黄仲韬个人才华、使命与影响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学问探索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十二岁自寿

颜子当我时,怡然顺化理。

贾生在我时,悲天哭不已。

颜子固宜笑,哭者亦自喜。

而我于此时,饮食孩稚耳。

假为失呼吸,千载宁有己。

而我亦不病,不病尔将俚。

勖哉劳肾肝,弗怖落其齿。

天寿众人命,尔当屈一指。

两岁课一熟,双日行百里。

天下忧伤人,尔福亦已侈。

尔无一行足,感悽又何以。

戒哉令誉乘驩来,誉来汲汲思二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别挚父先生

落寞含真气,孤飘得所依。

闻君我师外,在昔故人稀。

逐日群蚩散,空房百卷馡。

读书真到骨,为吏尽忘机。

惭愧无官累,蹉跎立已非。

败根随手掘,高路荡睛睎。

斥鴳知何笑,聋虫不畏讥。

蛛丝向蚕吐,雉翮绕鸾飞。

官廨浓菁发,荒城大麦肥。

兼旬留腹疾,五尺尚腰围。

世路宜玆老,亲庭惜尔违。

欢中成小别,愁里送将归。

令弟终能愈,贤兄不用祈。

当秋要珍摄,陪夜慎寒饥。

十月粗能暇,重来傥可几。

平生轻祖道,何事欲沾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和驹儿诗呈挚父先生昆季

面垢发髼松,唇枯墨正浓。

斯儿能造句,诸老弗愁庸。

早绿宜栽韭,晚青须种松。

君侯不王谢,何所得优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留别诸生(其一)

北极星辰下,分光照读书。

两餐兼黍稷,六月长夫渠。

会合于玆盛,平生为尔摅。

龙门回首地,长恨往年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