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名为《平原君》。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思考。
首句“徒称馆舍三千客”,借用战国时期赵国贵族平原君赵胜广纳门客的故事,指出虽然拥有众多宾客,但并不能改变历史的悲剧。接着,“岂救长平百万军”进一步强调,即使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法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这里暗指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的史实。
“焉在平原多得士”,诗人提出疑问,既然平原君能招揽众多人才,为何仍无法避免国家的衰败?最后一句“功名翻属信陵君”,通过对比信陵君(魏无忌)与平原君,指出真正的功名并非属于那些广纳门客的贵族,而是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人。信陵君在历史上以智勇双全著称,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更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平原君故事的反思,探讨了人才、权力与历史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时代发展的影响。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