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新霜岸草枯,数声哀怨雁来初。

凭君试向沙汀看,恐带匈奴二帝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八月秋霜让岸边草木凋零,几声哀鸣的雁刚刚飞来。
请你到水边的沙滩上瞧瞧,恐怕它们携带着匈奴两位君主的书信。

注释

八月:指秋季的八月。
新霜:刚下的秋霜。
岸草:岸边的草木。
枯:枯萎。
数声:几声。
哀怨:悲伤凄凉。
雁:大雁。
来初:刚刚到来。
凭君:请你。
试向:试着去。
沙汀:水边的沙滩。
恐:恐怕。
带:携带。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二帝书:两位君主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忧虑。"八月新霜岸草枯"一句,设定了一个寒冷而萧瑟的场景,新霜代表着初冬的到来,而岸边的草因为霜冻变得干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暗示了一种荒凉、凋敝的情感状态。"数声哀怨雁来初"则引入了动态的元素,几只哀鸣的雁鸟在空中飞过,它们的叫声似乎带着一种悲伤和抱怨,这与诗人的情绪相呼应,也可能是对边疆战事的隐喻。

接下来的"凭君试向沙汀看,恐带匈奴二帝书"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邀请读者一起到沙滩上去观看,这里的“看”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观察,更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而那份“恐带匈奴二帝书”的忧虑,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警觉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这里所谓的“匈奴二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事件,诗人担心那些往事会再次发生,因此感到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历史事件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和历史重演的深刻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北方民族入侵问题的普遍关注。

收录诗词(1)

朱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所作《雁》诗曾为高宗赏识。事见《舆地纪胜》卷一八五

相关古诗词

冰玉词新吐,尘埃气不留。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一)

寺钟城鼓两相和,共醉烟关感慨多。

堤柳垂金春几许,檐花鸣玉夜如何。

形式: 押[歌]韵

秋日西湖

几州陵变谷,经月雨为霖。

世事今如此,西风动客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都城初秋和赵京倅(其二)

暑梦虫虫似醉中,片云挟雨过长空。

不知秋色来多少,分数煖凉卜晚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