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咏史十四首(其十一)》以隋炀帝杨广伐辽东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警示。首句“炀帝伐炀公”以讽刺的手法,指出隋炀帝征讨高丽的行为如同自相矛盾,暗示其行为的荒谬。接着,“亲自提戈戟”描绘了他亲自领兵出征的形象,但诗人紧接着指出“殷鉴尚不远”,意指前朝商纣王因穷兵黩武导致灭亡的教训就在眼前,他却视而不见。
“何况目所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视历史教训的行为,暗示隋炀帝的决策缺乏远见。接下来,诗人批评他的大业记载中充满了失败的痕迹,表明其统治并非如其自夸的那样辉煌。“由来昏德主,先后同一失”直指历代昏庸君主往往重蹈覆辙,揭示了历史的循环性。
最后,诗人惋惜地提到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所作为,但也未能避免发动辽东战役的错误,这显示了即使是贤明君主也有可能犯错,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寓言性强,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