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经咸阳城》,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诗中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与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权力更迭、兴衰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阿房宫尽客谁来”,以阿房宫的荒凉景象开篇,引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叹。接着,“可惜连云万户开”一句,通过描述阿房宫的规模宏大,反衬其如今的破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惋惜之情。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两句,将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联系起来,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秦始皇的雄心壮志最终化为灰烬,凸显了人类历史中英雄末路的悲剧色彩。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回”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思考,指出虽然历史人物的名声可能永存,但生者的意志却难以改变历史的进程,体现了对命运不可逆转的无奈。
最后,“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两句,直指秦始皇的暴政及其灭亡的命运,强调了权力的滥用必将导致自身的覆灭,反映了作者对暴政的批判和对公正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房宫兴衰的叙述,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命运、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