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前题

雕冰镂玉。正绮窗霁后,花影犹宿。

著意先春,蕊密枝疏,横斜为补修竹。

罗浮熟与蓬山远,叹暗隔、银河南北。

跂绛霄、蜀帝魂归,慰藉卷帘人独。珍重消寒旧谱。

展图又几度,宫草渲绿。

只有南枝,历尽冰霜,怆绝山邱华屋。

花心苦为春恩重,听笛里、鹤楼悲曲。

料胜如、天水杨娃,写得出芳盈幅。

形式:

鉴赏

这首词《疏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梅花的孤高与清冷之美。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雕冰镂玉”的比喻,将梅花比作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雅致。

“正绮窗霁后,花影犹宿”,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绮丽的窗户在晴朗的天空下映照出梅花的影子,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接着,“著意先春,蕊密枝疏,横斜为补修竹”几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梅花在早春时节的独树一帜,其密集的花蕊与稀疏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而横斜的姿态则与周围的修竹相得益彰,展现出梅花的独特风韵。

“罗浮熟与蓬山远,叹暗隔、银河南北”两句,词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罗浮山和蓬莱仙境,表达了对梅花难以触及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梅花与人间的隔阂,如同银河之隔,增添了词作的意境深度。

“跂绛霄、蜀帝魂归,慰藉卷帘人独”则是词人想象中,蜀帝的灵魂在高空中回望,为独自卷帘赏梅的人带来一丝慰藉,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梅花以人文关怀。

接下来,“珍重消寒旧谱。展图又几度,宫草渲绿”几句,词人通过回忆过去消寒赏梅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描绘了宫草在春日里逐渐变绿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替的氛围。

“只有南枝,历尽冰霜,怆绝山邱华屋”则聚焦于南向的梅花,它经历了严冬的冰霜考验,见证了山丘与华屋的变迁,这一句既是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花心苦为春恩重,听笛里、鹤楼悲曲。料胜如、天水杨娃,写得出芳盈幅”几句,词人以花心的苦涩反衬春天的深情,通过笛声和鹤楼的悲曲,营造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同时将梅花的美丽与芬芳比作天水杨娃的画作,表达了对梅花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疏影》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佳作。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题俞寿曲焦岩话雨图

草粘堤,树遮寺。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形式:

惜红衣.寄式之用白石韵

瘦鹭拳霜,昏鸦背日。挽秋无力。

倦眼摩挲,云鳞乱朱碧。

风帘自展,空准拟、跫然迎客。还寂。

梧井半枯,早心澜双息。铜驼卧陌。

尘点孤筇,秋情定无藉。归帆梦向故国。跂窗北。

倘许玉壶携问,一字杜韩来历。

倚枕屏遥睇,如见屋梁颜色。

形式:

柳梢青.题陶陶簃柳阴觅句图

何处寻诗。柳边林下,万柳萋迷。

举目河山,平头岁月,猿鹤催归。萧然箬笠蓑衣。

定未减、长芦钓师。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

形式:

卜算子.仲虎丈寄示旧都禊集诗词,以庾子山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杨柳二语分韵。独共字未有人拈得,辄作小词以补其阙

苑柳倚春骄,禁得东风重。

水北修篁似旧无,怨雨愁云拥。

禊事曲江头,游屐年时共。

远树文莺不住题,唤起渔矶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