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柴关

杖策无言独倚关,如痴如醉又如闲。

孤吟尽日何人会,依约前山似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手扶拐杖默默倚靠在关隘,如同痴迷、沉醉,又如同悠闲自在。
独自吟咏整日,有谁能理解,那座山仿佛像是故乡的山峦。

注释

杖策:拄着拐杖。
无言:不说话。
独倚关:独自倚靠在关口或边塞。
如痴如醉:形容深深沉浸在某种情感或状态中。
又如闲:又好像很清闲,无所事事。
孤吟:独自吟诗。
尽日:整天,整日。
何人会:有谁能理解或领会。
依约:隐约,仿佛。
前山:眼前的山峰。
似故山:像故乡的山,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杖策无言独倚关"表明诗人手持拐杖和竹笠,静立于关前,沉默而不发一言,有着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如痴如醉又如闲"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境界,如同醉酒之人一般迷离恍惚,却又带有一种悠闲自在的味道。

"孤吟尽日何人会"显示诗人整天都在独自吟唱,仿佛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个"谁人会"既可理解为寻找知音,也隐含着对世俗理解力的怀疑和不屑。

最后一句"依约前山似故山"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依约"意味着依偎、亲近,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那片"前山"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熟悉,就像曾经久居而不忍离去的故乡之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静谧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于外在世界的超然物外。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壶关道中作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

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姬人养蚕

昔年爱笑蚕家妇,今日辛勤自养蚕。

仍道不愁罗与绮,女郎初解织桑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悯耕者

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主人叟曰斯子也三世没于阵思所袭祖父雠余因感之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

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