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韩国文忠富公哀词(其五)

达观定知无怛化,常情未免怆离魂。

邛山土厚虽埋玉,遗烈馀芬万古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文彦博在宋代为韩国文忠富公所作的哀词之一,通过“达观”、“常情”、“邛山土厚”等词语,表达了对逝者超越生死、永恒存在的哲思与感慨。

首句“达观定知无怛化”,以“达观”二字开篇,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真正的达观之人能够理解生命的转化,不会因死亡而感到深切的悲痛。这里的“怛化”指的是生命的消逝或变化,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对生命自然流转的理解和接受。

次句“常情未免怆离魂”,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指出一般人面对离别和死亡时难免会感到悲伤和痛苦。这里通过对比“达观”与“常情”,展现了不同人面对生死的态度差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生死持有更为超脱的态度。

后两句“邛山土厚虽埋玉,遗烈馀芬万古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邛山土厚”这一形象,象征逝者的安息之地,以及死亡之后身体的归宿。然而,“虽埋玉”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为“遗烈馀芬万古存”强调了逝者留下的精神遗产和影响将永远存在,不受时间的限制。这里不仅赞美了逝者的高尚品德和功绩,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精神遗产的永恒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太子太师(其一)

蚤岁驰声犹未冠,锦标独得冠词林。

四朝出处身名泰,五纪游从事契深。

居守北郊依旧德,退休西洛负初心。

白龙泉畔青乌兆,引绋悲讴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太子太师(其二)

昔年壶洛赴三城,华发青云叙故情。

今日人琴俱已矣,犹传乐府沁园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太子太师(其三)

天圣年中始得朋,后陪孟洛两交承。

追思往事浑如梦,老泪如倾自不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太子太师(其四)

前岁公图归洛中,待君同赏状元红。

人间万事难如意,须把兴亡付坏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