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农二章

世路浇险,淳风荡除。彼农家流,犹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首乱如葆,形枯若腒。

大耋既鲐,童子未?。以负以载,悉薅悉锄。

我慕圣道,我耽古书。小倦于学,时游汝庐。

有饭一盛,莫盐莫蔬。有繻一缇,不襟不袪。

所谓饥寒,汝何逭欤。禹贡厥田,上下各异。

善人为邦,民受其赐。去年西成,野有遗穗。

今夏南亩,旱气赤地。遭其丰凶,概敛无二。

退输弗供,进诉弗视。号于旻天,以血为泪。

孟子有言,王无罪岁。诗以穷辞,以嫉悍吏。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于农业生活的向往和对圣道古书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饥荒与人民的困苦。诗中的语言质朴,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世路浇险”一句,直接点出了时代的艰难和社会的动荡,而“淳风荡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淳朴风尚的愿望。接下来的“彼农家流,犹存厥初”描述了农业生活的纯粹与原始,这种描写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色彩。

在“藁焉而席,茨焉而居”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农民艰苦生活的细节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然而,“首乱如葆,形枯若腊”则转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景象,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

“大耋既鲐,童子未?”中,大耋可能指的是农作物的收成,而童子未知是否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接着,“以负以载,悉薅悉锄”描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和充满。

“我慕圣道,我耽古书”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追求,而“小倦于学,时游汝庐”则透露出诗人学习中的疲惫与对于田园生活的偶尔逃避。

在后面的几句中,“有饭一盛,莫盐莫蔬。有繻一缇,不襟不袪”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给自足的理念。“所谓饥寒,汝何逭欤”则是诗人对于饥饿与寒冷的感慨,以及对人民困苦的关切。

“禹贡厥田,上下各异。善人为邦,民受其赐”一段,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理想中的公平分配和善政的美好愿景。而接下来的“去年西成,野有遗穗。今夏南亩,旱气赤地”则描述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最后,“遭其丰凶,概敛无二。退输弗供,进诉弗视。号于旻天,以血为泪”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饥荒和人民苦难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上天的哀求。而“孟子有言,王无罪岁。诗以穷辞,以嫉悍吏”则是在引述孟子的观点,强调君主无过失之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不满和对恶吏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差等手法,将个人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现实的困苦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一)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灵含秀独超群。

重重曲涧侵危石,步步层岩踏碎云。

金雀每从云里现,异香多向夜深闻。

当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祝牛宫辞

四牸三牯,中一去乳。天霜降寒,纳此室处。

老农拘拘,度地不亩。东西几何,七举其武。

南北几何,丈二加五。偶楹当闲,载尺入土。

太岁在亥,馀不足数。上缔蓬茅,下远官府。

耕耨以时,饮食得所。或寝或卧,免风免雨。

宜尔子孙,实我仓庾。

形式: 四言诗

和胥口即事(其一)

雨后山容若动,天寒树色如消。

目送回汀隐隐,心随挂鹿摇摇。

白蒋知秋露裛,青枫欲暮烟饶。

莫问吴趋行乐,酒旗竿倚河桥。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和胥口即事(其二)

把钓丝随浪远,采莲衣染香浓。

绿倒红飘欲尽,风斜雨细相逢。

断岸沈渔?略,邻村送客??。

即是清霜剖野,乘闲莫厌来重。

形式: 六言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