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其二)

生涯一九节筇,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补黼黻,但可归教儿童。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翻译

一生中度过了一十九个节令,我已是一位五十六岁的老人。
不再能承担朝廷的重任,只能回家教导孩子们。

注释

生涯:一生。
一九节筇:经历多个节令。
老境:老年。
五十六翁:五十六岁的老人。
不堪:不能胜任。
上补黼黻:在高位填补重要职位。
但可:只能。
归教:回家教导。
儿童:孩子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中的第二首。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感悟。

"生涯一九节筇",这里的"筇"是一种竹杖,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年事已高,行走需依赖竹杖,一生经历了十九个竹杖的更换,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丰富。

"老境五十六翁",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五十六岁,已是步入老年,显示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不堪上补黼黻","黼黻"是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里暗指官场或仕途。诗人说不能再去弥补过去的仕途遗憾,表明他对官场的淡泊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

"但可归教儿童",诗人选择回归教育,教导下一代,体现出他的教育情怀和对后辈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晚年生活的安排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其一)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其二)

春事欲了莺催,主人虽贫燕来。

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其一)

春与园林共晚,人将蜂蝶俱来。

樽前鸟歌花舞,归路星翻汉回。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其四)

泰坛下瑞云黄,雨师洒道尘香。

便面犹承坠露,金钲半吐东墙。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