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湖口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鉴赏

此诗《倦寻芳·湖口》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晚风拂过湖面,山色迷蒙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晚风乍急,山势茫茫”,以急风和远山的模糊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漂泊感。接着“曾诧龙踞”一句,以“龙踞”比喻山势雄伟,暗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可能寓含着对某种力量或地位的向往与失落。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将个人情感融入广阔的自然之中,云帆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游子则代表了诗人自己,寄愁于无尽的远方,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忧郁。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这一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战舰的消失与渔樵的对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英雄时代的落幕与平凡生活的永恒。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中,“羁栖”指漂泊不定的生活,“羊城挑菜”可能是指在异乡劳作的情景,“又飘江絮”则暗示了诗人再次经历离散与漂泊,情感深沉而复杂。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这一段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渴望。“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淡然。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描绘了一幅夜晚独处的凄凉景象,芦荻岸的寒冷与石钟声的悠长,增添了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以猿啼的声音打破寂静,为诗境增添了几分生机,同时“销兰炷”可能寓意着诗人通过香烟消散心中的烦忧,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漂泊与归隐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扬州慢.与林铁崖陈鹿友程古狂饮

读罢离骚,客闲无赖,临春强自支持。

向流莺声里,问往日花枝。

话神武、门前轶事,澄湖鱼鸟,怅怏归迟。

有糟丘百尺,黄金尽买蒪丝。

飞尘塞眼,谢公山、台榭参差。

少如云歌伎,安边壮略,谱入新词。

共讶狂奴老矣,苍生泪、犹似平时。

仗三更渔笛,回风吹散情痴。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支]韵

孤鸾.招夏乐只张登子程古狂沈逢吉张较书集舟中

承平人物。半敝盏征裘,满头飞雪。

如此湖山,空锁一城风月。

遥天尽多蔓草,柁楼边、黛铺青抹。

客里阴晴时候,任蜀鹃啼彻。且卖文沽酒自存活。

对万马停嘶,渔舍明灭。蛮柳乍来,恰补白堤春缺。

藏钩试他皓腕,出轻衫、呼生条脱。

无语系情何处,指暮云千叠。

形式: 词牌: 孤鸾

孤鸾.悼亡姬

凤城春黑。倏冷到罗衾,教人痛惜。

王谢门风,林下一时标格。

新妆总看大雁,花钿送、阳昌酒值。

静夜挥毫并坐,听数声羌笛。更念我游多添恻恻。

但走马归来,床头无色。相劝忘忧,屈指江南江北。

黄尘忽栖玉镜,话依稀、莫闻将息。

良友同心卧内,尽此生难得。

形式: 词牌: 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