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其三)

石门流水自清泠。一酌令人意欲醒。

旧道先贤敦素洁,即今上佐式蕃屏。

鹿随毂转花从绚,鹤向阶鸣草尽青。

千载羔羊重寄咏,高风端可树仪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石门流水自清泠”,以“石门”象征着静谧与自然,流水潺潺,自有一种清冷而纯净之美,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接下来,“一酌令人意欲醒”则表达了品饮此景之水,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体现出诗人的超然境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旧道先贤敦素洁,即今上佐式蕃屏”,这两句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赞美了前人坚守朴素高洁的品质,以及当代官员(上佐)作为藩屏,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这里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当下官员道德操守的期许。

“鹿随毂转花从绚,鹤向阶鸣草尽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鹿随着车轮转动,花儿在绚烂中绽放,鹤在台阶上鸣叫,青草覆盖大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生机勃勃的氛围,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最后,“千载羔羊重寄咏,高风端可树仪型”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传承与弘扬。这里的“羔羊”比喻谦逊、温顺的人格特质,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以高尚的风范作为行为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高尚品德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其四)

访古今看到五羊,贲禺丛桂郁苍苍。

寒枝自爱清霜苦,润叶翻沾湛露瀼。

招似淮王能好士,佩同楚客独怜芳。

干旌岩穴无多见,分俸何劳借壁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石斋听雨

雨声滴沥转淋铃,久旱枯条尽欲青。

五石恍攒云外出,半池疑杂涧中听。

间支藤枕聊高卧,静掩柴扉且密扃。

世事纷纭都不管,床头止有太玄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夜过苏汝载

阁夜灯光接汉光,无端幽思挹清芳。

布帷欲动风旋透,竹簟初侵水并凉。

满架残书宁久厌,一庭閒草未相妨。

虚言万里能游目,不似高斋啸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前一日同汝载登城北台兼怀邓玄度给谏

炎岭秋迟菊未开,重阳先日此登台。

斗边剩有双龙在,蓟北曾无一字来。

细雨微芜荒欲尽,高崖曲垒折犹回。

明朝胜事看如昨,点检萸囊映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