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到天童

行到天童廿里沙,白云深锁梵王家。

满山笋老多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

琪树每巢天上鹤,法幢曾辟路头蛇。

数声清磬相迎处,坐对炉薰泛紫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前往天童山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行到天童廿里沙”,点明行程与目的地,带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旅行心境。接着,“白云深锁梵王家”一句,以白云环绕,象征着天童山的神秘与神圣,梵王家则暗指寺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满山笋老多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竹林与鲜花交织,不仅色彩丰富,香气扑鼻,还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老”字和“半”字,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琪树每巢天上鹤,法幢曾辟路头蛇”,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与传说元素,琪树上的仙鹤与法幢前的神蛇,既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寓意着佛法的高深与神秘。鹤与蛇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特殊意义,此处用以象征佛法的超凡脱俗与守护。

最后,“数声清磬相迎处,坐对炉薰泛紫霞”,诗人通过清脆的钟声与缭绕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佛国净土之中。坐对炉薰泛紫霞,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相结合,展现了天童山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陈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曲

波瀰瀰,天苍苍,牵牛织女停七襄。

不道停时乐,祇恨别时长。

倏忽日御薄扶桑,驾牛服轭心内伤。

百媚郎,千花女。

争来乞巧巧不与,一曲霓裳泪如缕。

服箱弄杼殊未央,明年此夜渡河梁。

形式: 古风

中秋对月二首(其一)

宛宛天上月,流影照中堂。

迅飙屏夙翳,四野莽苍苍。

灏气汎崇兰,玉露凝为霜。

仰视河汉畔,星斗互低昂。

林鸟无定栖,群起竞南翔。

顾念平生亲,音尘何渺茫。

昔为月下娱,今为穴中藏。

穴中无返日,涕泗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秋对月二首(其二)

汉宫盛嘉丽,曲房森钩连。

燕赵徵佳人,粉黛盈三千。

冶容倾春葩,被服霓裳鲜。

日夕纷奏御,承恩谁得前。

我欲望昭阳,昭阳高造天。

秋风捐团扇,流尘掩朱弦。

羲和促六辔,容华难久妍。

还顾望明月,孤魄行中天。

悽恻伫永夜,君恩傥未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赋得长安道送孙槐溪郡伯入觐

长安大道罗云烟,五城九陌森相连。

隐隐玉关标北斗,迢迢银阙直中天。

飞尘百道空中起,香车宝马纷流水。

引鞚俄过五柞前,鸣鞘却向长杨里。

长杨五柞并峥嵘,云台遥接建章宫。

宝鼎香销轻拂雾,珠帘影动暗生风。

金貂玉佩来无数,输心竞博千金顾。

子建新成白马篇,相如更进长门赋。

别有飞诏徵才英,颍川渤海皆知名。

受爵巳沾关内贵,佩刀兼许殿中行。

此意凄凉邈千古,濠上龙兴最神武。

纁帛煌煌下百川,布衣往往登四辅。

盛事流传到我皇,中兴八叶称重光。

造语膝前推上相,程功阙下多名邦。

使君五马来非晏,一代循良谁不羡。

待诏先趋金马门,承恩独上麒麟殿。

是时千官奉翠华,长安道上春无涯。

珠鞭几拂金河柳,绛笔重题御苑花。

男儿立身岂草草,乘时致主应须早。

执戟扬雄苦不迁,上书冯唐嗟巳老。

怜君意气薄紫微,明良遘会古所稀。

双旌缥缈破沈雾,目送遥天鸿鹄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