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黄嗣杰

满林乌桕飘残臈,独客关心漫倚楼。

几处移家惊落叶,十年归梦在孤舟。

青塘野鸟当窗白,积雨寒山卷幔幽。

何似董湖高隐处,朝朝巾舄与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次韵答黄嗣杰》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寂寥景象。首句“满林乌桕飘残臈”以乌桕树叶随风飘落,象征着岁末残冬,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独客关心漫倚楼",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作为孤独旅人的深深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几处移家惊落叶,十年归梦在孤舟”,通过落叶和归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感慨以及久别十年的思乡之情。"青塘野鸟当窗白,积雨寒山卷幔幽",进一步描绘了窗外凄冷的景色,雨后的寒山和窗前的野鸟,增添了画面的寂静与凄凉。

最后,诗人以羡慕的心情想象自己能如董湖高隐之人,每日与朋友相伴游历,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何似董湖高隐处,朝朝巾舄与同游”收束全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题郑克曼复睢阳军手卷

绿发辞乡白发归,远因行役问庭闱。

离心又惜连枝别,愁思仍随独雁飞。

汴河霜落寒砧早,梁苑烟空晚树稀。

行到洛阳秋色后,柳营长是忆春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澹游雨竹图

孤舟凉雨楚溪头,叶叶寒声镜里秋。

湘水夜传金奏响,郢云朝拂玉英流。

空香暗逐王孙梦,残粉深关帝子愁。

鸣凤不来春杳杳,为谁遗牒向中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其一)

王贡曾稽夏禹篇,汉庭输饷独推贤。

遐方已献编民数,大姓应操赋粟权。

千里山河趋魏阙,一帆秋水入吴天。

枫墀若听纶音后,归兴西风白雁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其二)

酒尽沙头白玉瓶,海云关树远行经。

孤舟落叶丹阳渡,残笛秋风白下亭。

三楚人烟天外小,六朝山色雁边青。

怜君此去应观国,行听韶音到广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