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闺人团扇

秋天薄如纸欲飞,秋云乱卸秋罗衣。

碧空无人紫箫响,灵风来往皆真妃。

月中素娥面如月,青女霜中带霜骨。

清气都乘白帝凝,冰心共守青天活。

相对婵娟秋夜长,看他织女度银潢。

月作明珠来赠嫁,霜为铅粉助亲妆。

须臾花发黄金粟,玉杵捣香香万斛。

纨扇遥开三界闻,霓裳舞散诸天馥。

分明擎出一枝斜,要与人间富贵家。

赢得少年齐仰首,不知若个得簪花。

卿家扇子清风发,洁若秋霜激如月。

欲识云中缥缈仙,先参画里芙蓉阙。

霜月同时藻鉴开,一双仙影下瑶台。

意中早有探花客,故著青衣仔细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题闺人团扇》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秋天的轻盈和秋云的动态起笔,比喻秋扇如罗衣般薄而欲飞,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他借碧空中的紫箫声和灵风中的“真妃”,暗示了月宫仙子的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中嫦娥和青女的形象,她们在霜中显得更加清冷而高洁。随着白帝的清气和青天的守护,秋夜的气氛愈发宁静。在月光下,织女过银河的场景被巧妙地融入,月如明珠,霜似铅粉,增添了浪漫与诗意。

扇子上的花纹仿佛瞬间绽放出黄金粟般的香气,犹如玉杵捣出的万斛香,扇风远扬,令整个天地充满芬芳。扇子的美不仅在于其外观,更象征着闺人的高洁气质和仙子般的飘逸。

最后,诗人以探花客的视角,赞美扇子的主人,暗示她的美丽足以让少年仰望,甚至可能被选中佩戴花朵,寓意着闺人的高贵和才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闺人团扇的超凡魅力,以及诗人对闺人清雅之美的赞赏。

收录诗词(782)

孙原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字:子潇
  •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 生卒年:1760 ~1829

相关古诗词

烧香曲

红窗十二扇明纱,喜鹊催成两鬓鸦。

背影玲珑俱绝世,才情宛转总宜家。

工诗惯削檀郎草,解语亲擎绣佛花。

手爇水沉香一缕,月轮心事镜年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红楼

闻声睹影尽聪明,心似荷珠滴滴倾。

新月痕留眉际澹,幽兰香自骨中生。

呼为才子名俱艳,供作观音画不成。

隔着红楼亲下拜,可怜情重觉身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月见碧桃花

记得花飞洞口天,重逢又值小春前。

芳心更比侬情热,那忍相离到隔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悔

过后思量百悔迟,昨宵当面错良期。

玉盘谏果亲传出,瑶札情悰密递知。

蹑迹潜教人静后,卸头明示睡来时。

如何误会消魂意,半晌绸缪只论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