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天诗

诗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

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

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诗的艺术到了香山老人那里,才显露出自然天成,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他的眼前万物都能激发创作灵感,笔下的文字源源不断,如同源头活水。
他学问广博,才华出众,内心平和,气质温和。
尽管被人称赞为通俗易懂,但他却谦虚地认为这是过于简单,就像小孩子说话一样。

注释

诗到:艺术达到。
香山老:指诗人香山居士。
斧凿痕:人工痕迹。
目前:眼前。
转物:转换万物为灵感。
尽逢源:源源不断的灵感。
学博:学问广博。
才兼裕:才华丰富。
心平:内心平静。
气自温:气质自然温和。
随人:被人。
称白俗:称赞为通俗易懂。
真是:确实。
小儿言:像小孩子说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读乐天诗》,表达了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崇敬之情。诗中“香山老”指的是白居易晚年定居在香山,即今天的浙江杭州西湖附近,以其高洁和自然无为而著称。"方无斧凿痕"则强调白居易的文学成就是自然流露,不假借世俗的雕琢。

接下来的“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描绘了白居易才思泉涌、文思敏捷的情景。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同不断涌出的清泉。

"学博才兼裕"赞美了白居易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他不仅知识广泛,而且才气充沛,文笔生动。"心平气自温"则形容他的性格温和,从容不迫,即使在繁忙或紧张的情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襟。白居易常被后世誉为“白俗”,即他的诗歌通俗易懂,不仅是学者之间的赞誉,就连平民百姓和孩子们都能理解并传颂,因此被戏称为“小儿言”。

整首诗通过对白居易生活态度、文学成就以及其影响力的描绘,展现了张镈对这位唐代大诗人的深刻理解与崇敬。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谁谓

谁谓閒无事,閒中事日生。

和香雕印脱,记石假云名。

水取从龙井,花移自马城。

若将朝市比,忙处却多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偶书(其四)

野水因晴自少文,淡云当昼不容昏。

夹泥船小才通港,洗菜人归定入村。

布谷飞鸣随燕去,舂锄俛啄得鱼吞。

春风有得诗如许,妙处从来复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偶书(其三)

清晓啁啾响众禽,共忻暄色上穹林。

巳如料峭春初景,不作萧条岁暮心。

堆径尚看桐叶在,绕篱那顾菊丛深。

秦正嘉月将何祝,长寿新芽当酒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偶书(其二)

花柳无情浪占春,浴鹅波煖早方熏。

催耕野旷鸣黄犊,瞰客篱疏立茜裙。

?睡工夫便日永,得閒滋味苦愁分。

行行快趁风烟阁,莼鲙诗坛要策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