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涧退潦,寒林著秋。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
向道底心非世用,更嫌何处不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的静谧画面。"古涧退潦",暗示了溪水退去,露出古老的涧底,体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宁静。"寒林著秋",寥寥数语勾勒出林木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山空云自在",写出了山峦空旷,白云悠然自得地飘荡,展现了大自然的空灵与自由。"水净月相投",则通过清澈的水面映照出明亮的月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
诗人在此情境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向道底心非世用",他追求的是超脱世俗,专注于内心修行的道路。"更嫌何处不风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认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境如是,皆能展现出风流洒脱的品格。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很强的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禅宗禅师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不详
似与不似,毫釐千里。真与不真,大方一尘。
理无生兮如梦事,妙不死也如谷神。
彻见渊源方是我,了知变态无别人。
不是恁么形像,刚地起模画样。
从来万法同根,究竟虚空等量。
可中二浙说禅,分外三河口强。
深藏那里也烟蓑卧云,大用现前也风舟驾浪。
秋生木老,水退沙隆。
眉骨阴晴轻重,鼻筒子丑疏通。
身心霁月,踪迹流蓬。
默坐胡床兮不欲说黑道白,闲倚柱杖兮谁能画西指东。
胡床寒,坐卓卓,只个虚空唱兮万象和。
道契环中有智游,言满天下无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