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钱涓的《秋波媚·芙蓉》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水芙蓉图。"艳质谁教托蓼洲",开篇便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丽品质的惊叹和惋惜,暗示其被遗弃在荒凉的蓼洲之地。"寂寞更谁俦"进一步强调了芙蓉的孤独,无人能与之为伴。
接下来的三句"半竿落日,几行征雁,一叶归舟"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芙蓉的孤寂,落日、征雁和归舟都象征着离别和漂泊,与芙蓉的静美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那堪风雨频相妒,红粉逐波流",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风雨描绘成嫉妒者,无情地摧残着芙蓉,使其花瓣随流水而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无奈。
最后三句"深深绮阁,盈盈罗帐,多少清愁"则转向了对人物情感的描绘,想象那些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凋零的芙蓉,必定会引发无尽的清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花木之上。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芙蓉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间离别、寂寞与清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