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八首(其四)

又向红羊劫里过,诛茅仲蔚近如何?

一灯风雨藏形影,半壁图书冷薜萝。

读史喜翻高士传,筑庐权当老人窠。

年来怕咏新诗句,庾信文章哀怨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年代,历经红羊之劫后的自我反思与心境变迁。首句“又向红羊劫里过”,以“红羊”借指战乱或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接着,“诛茅仲蔚近如何?”借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隐居的文人仲蔚,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处境的无奈。

“一灯风雨藏形影,半壁图书冷薜萝。”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宁静的生活状态。风雨中的孤灯,映照出诗人的身影,仿佛在与外界隔绝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而“图书冷薜萝”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寂寞,薜萝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植物,也寓意着诗人的隐逸生活。

“读史喜翻高士传,筑庐权当老人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在现实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愿望。通过阅读历史中的高士传记,寻找心灵的慰藉;而“筑庐权当老人窠”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年龄增长的接纳。

最后,“年来怕咏新诗句,庾信文章哀怨多。”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在年岁渐长后的心态变化,他害怕创作新的诗歌,因为庾信的文章充满了哀愁与悲凉。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十自寿八首(其五)

薄宦留遗二顷田,一生饮啄但凭天。

全亏儿女无多债,犹幸风尘早息肩。

辛苦篝灯怀母氏,沈迷科举误韶年。

祇馀一事心头挂,拟代桐孙引凤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六)

飞电传来字数行,彭宣有意起安昌。

催臣上道官书急,乞病还山席帽凉。

早虑铜驼卧荆棘,可怜尘海变沧桑。

晨星寥落知音少,往事缠绵未忍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七)

长庆风流绝妙辞,高吟惯被室人嗤。

泉明归去才编集,表圣功勋祇重诗。

掌故五朝资阅历,书香七代庆留遗。

惟将忠厚存馀地,付与儿孙好护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八)

梁园宾客散如云,幸有徐陵起殿军。

跌宕京华如昨日,沈沦沧海感离群。

风霜刻骨寒能耐,松柏凌冬日未曛。

拟乞寿言仍自寿,白头忍再累夫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