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元夜歌席赋,并寄六禾

花光浮玉夜。是第一圆蟾,好春亭榭。

细簧劝客,雏莺啭、座密衣云飘麝。

今情古思,只赚得词人游写。

时笑语、惟有渠侬,风流未曾衰谢。

闻歌易感深情,但放意尊前,尽欢聊且。闹蛾又罢。

都删了、旧日武林闲话。寒消暖乍。

早泪蜡、红冰盈把。人去远、空想佳期,罗衾梦罅。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夜宴的繁华景象,月色如浮玉,明亮的圆月挂在天际,映照在春意盎然的亭榭之中。音乐悠扬,雏莺鸣叫,香气四溢,衣香鬓影中透出华贵。诗人借景抒怀,感叹时光易逝,词人的情感被触动,只能通过诗词来记录这美好的瞬间。宴会上,众人谈笑风生,尽管岁月流转,但风流之气并未衰退。

歌声动人,引人深思,诗人借酒浇愁,尽情欢乐,暂时忘却往日的武林琐事。随着夜色渐深,寒意消散,温暖袭来,蜡烛微光下,泪珠盈盈,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之情。此刻,人已远去,只剩回忆中的佳期和梦中的罗衾,令人无限惆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元夜宴席的独特感受和对过去的怀念。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浮东郊废园池荷

耕壁平烟,遗簪断浦,何年占此幽深。

鱼鸟亲人,扁舟一往难寻。

红衣画里烟波隐,甚灌园、心事如今。

最无聊、游子年年,凄动骚吟。

风裳水佩知无数,问江湖满眼,何似山林。

故国天涯,相携却怕登临。

斜阳正在花开处,镇销凝、淡粉黄金。

惹闲愁、春去方生,秋到争任。

形式:

花犯.苔痕

古墙阴,添花绚彩,茸茸闹春绣。雨声归后。

疑瞰户梅鬟,钿翠光溜。去来燕子还知否。

巢泥寻故有。又几日、绿尘蛛闹,双鸳从去久。

潇湘岸边扫愁多,琅干上、点泪斑斑文秀。

凭认取,冰霜凝,黛痕依旧。

人间事、自今自古,幽恨对、闲庭关半亩。

便谢了、席门车辙,斜阳明巷口。

形式:

关河令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

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茶烟供睡目静。

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形式:

临江仙.与子端过旗亭,寄六禾江上

一自彩云归去后,碧城相望销凝。

冷烟寒食小旗亭。良辰美景,依约有平生。

正是风花如梦里,王郎绝句知名。

双鬟未必眼常青。且休怀旧,怀旧不胜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