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枯槁蒙膏润,谁非喜雨人。
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枯槁蒙膏润"中的"枯槁"指的是树木干枯的枝条,而"蒙膏润"则形容这些枯枝在春雨滋润之下变得湿润,预示着新生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因为春雨能够唤醒大地,带来生机。
接着的"谁非喜雨人"进一步强调这种喜悦的心情,"谁非"即"谁不",意思是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春雨。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普遍欢迎和欣赏。
下面两句"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则转换了一种情感的表达。"儿童翻懊恼"中的"懊恼"指的是孩子们因为不能外出玩耍而感到烦躁不安,这可能是由于连绵细雨让他们无法如愿地在户外嬉戏。而"惜不看鞭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景的感慨。"鞭春"这里指的是骑马出行,而"惜不看"则是因为下雨,不能看到人们骑马春游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孩子们因雨无法外出的不安,以及对美好春日场景未能展现出来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感受和深情寄托。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丝切登盘菜,花垂插鬓幡。
老人总无分,回施与诸孙。
开落元无准,秾华浪得名。
今朝俄绿暗,昨日尚朱荣。
老景欢悰少,看花偶出嬉。
相随惟一肩,锦伞欲何施。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