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图为礼部张尚书赋

壮哉于菟山之陲,踞视二子心若怡。

金晴夹镜玉爪利,斑斓文采生光辉。

有时一吼山石裂,腥风怒捲红叶飞。

行人辟易百兽遁,自信不敢当雄威。

伊谁妙笔能绘之,生狞猛烈看愈奇。

今时希睹包家画,后世犹传荆国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虎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虎的威猛与神秘。诗中以“壮哉于菟山之陲”开篇,巧妙地将老虎置于壮丽的山景之中,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踞视二子心若怡”,形象地描绘了老虎静坐山巅,俯瞰下方的从容姿态,仿佛在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进一步刻画了老虎的外貌特征:“金晴夹镜玉爪利”,金色的眼睛如同明亮的镜子,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斑斓文采生光辉”,斑斓的花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老虎独特的美丽与力量。通过“有时一吼山石裂,腥风怒捲红叶飞”这两句,诗人生动地描绘了老虎咆哮时的震撼力,山石为之震裂,腥风卷起红叶,渲染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威严。

接下来,“行人辟易百兽遁,自信不敢当雄威”两句,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老虎的威猛形象,即便是百兽也避其锋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虎图的赞叹之情:“伊谁妙笔能绘之,生狞猛烈看愈奇。”赞美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使得这幅虎图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越看越觉得其生命力与力量感。

“今时希睹包家画,后世犹传荆国诗。”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这幅画和诗歌的珍视与传承之意,预示着这幅虎图和这首诗将会成为后人欣赏与传颂的经典之作。整首诗通过对虎图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老虎的自然之美与力量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骏图

王孙画马师韩干,此疋权奇见应罕。

疑是长杨较獦回,五老满身流赭汗。

近时作者任月山,真迹往往传人间。

骊黄青骢凡二疋,苑内呈来初卸鞍。

吁嗟三骏非凡质,当时曾荷孙阳识。

自入天闲沐主恩,煌煌天驷联奎壁。

形式: 古风

董原春江游览图为主事顾谦作

北苑笔意妙入神,写出一段江南春。

山如螺黛青隐隐,水似鸭绿光粼粼。

中流泛舟者何人,綵旗皂盖来缤纷。

林边游骑复杂沓,小桥曲涧通江津。

东风淡荡吹芳尘,荷亭草阁明朝暾。

柳垂青琐散金缕,花落苍苔成锦裀。

人生行乐须及辰,况值二月韶华新。

主宾相忘意欢洽,祇恐江头天色昏。

亦有农家住山麓,夫妇日夕勤耕耘。

豳风之诗久不作,孰识当年民俗淳。

形式: 古风

拱秀堂为李安御史作

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

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形式: 古风

崔白鹅为驸马赵公题

羽毛䬏飔双掌赤,磊落奇姿骋雄特。

兴庆池中得隽归,欢声已遍长安陌。

斗罢梳翎向大堤,雪花消处净无泥。

此时风格谁能写,喜有濠梁崔子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