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咸杰所作,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种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少室单传,衲僧巴鼻",暗示了修行者的孤寂与传承,"碓觜生花,驴鸣狗吠"则运用了象征手法,比喻修行中的顿悟和世俗生活的喧嚣。"厕坑筹子念摩诃"形象地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大道的精神,即使身处陋境也能保持清醒。"惊起法身无处避",意味着修行者的心灵不受外界干扰,随时能领悟佛法真谛。
"无处避,若为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法回避却又无需逃避的状态,"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则描绘了修行者独自在野外行走,而他人可能在深村中寻求解脱。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