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韩信岭

行山回合,汾河萦带,遗基尚说韩侯。

衰柳将坛,闲花战垒,千年姓字长留。

阳夏事悠然,叹黥彭一例,钟室埋愁。

震主功高,鼎分空忆蒯通谋。

征途访古停辀,望灵风天半,英气凌秋。

传檄片言,藏弓末路,荣枯总付东流。

祠宇倚津楼,想巫弦社鼓,夜夜神游。

看取长陵断褐,谁与酹荒丘。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鉴赏

这首《望海潮·韩信岭》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通过对韩信岭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信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词的开篇以行山、汾河为背景,点出韩侯遗迹,暗示其显赫的历史地位。接着,通过衰柳将坛和闲花战垒的意象,描绘了韩信生前的战场与功业,以及岁月流转后的凄凉景象。

词中提到阳夏之事,暗指韩信曾被封为阳夏侯,但最终却因功高震主而遭遇不幸,令人感叹。这里提到了钟室埋愁,寓言韩信的悲剧命运,暗示了他的智谋未能挽救自己的结局。随后,词人表达了对韩信功业未竟的惋惜,以及对历史人物蒯通计谋的怀念,暗示了对权谋与忠诚的反思。

在词的后半部分,词人行至韩信岭,驻足凭吊,感受到英气凌秋的氛围。他想象着当年的壮志豪情,以及韩信最后的藏弓退隐,寓意着英雄的荣耀与落寞。祠宇、巫弦社鼓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祭祀与追思,而“长陵断褐”则象征着韩信的身后寂寞,无人祭奠。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韩信岭的描绘,既赞美了英雄的业绩,又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还京乐.丙戌小住都门,匆匆脂辖,怅然有作

凤城路,习见依依巷陌如故里。

趁絮泥消尽,任教日访,琴尊欢事。望旧巢天际。

金莲对烛光生蕊。禁漏短,争许袖惹,蓬莱云气。

向槐堂里。又朋簪清话,依然树色浮空,人影在地。

芳踪梦蝶重寻,幸秦源、暗通尘世。

倚征鞍、嗟倦羽飞回,游骢唤起。

好属卢沟月,须令佳会常继。

形式: 词牌: 还京乐

扬州慢.维扬晚泊

白纻人归,玉箫声换,短篷谁按红牙。

渐邗沟月影,又透入窗纱。

听一杵、清钟唤梦,鬓丝禅榻,休问烟花。

正羁愁、撩乱可堪,尊酒消他。

锦帆在否,算垂杨、曾见繁华。

叹画鹢春波,流萤故苑,何处人家。

殿脚翠螺抛尽,西风外、冷落宫斜。

话兴亡遗事,伤心空付栖鸦。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念奴娇

翠尊芳约,尽西清、当日鸣珂仙侣。

五载分张今更合,宛尔柯亭联步。

语燕催程,闲鸥唤客,便好挐舟去。

湖楼遥指,小栏红湿疏雨。

堪羡昆阆归来,横塘卜筑,妙得沧浪趣。

稚柳娇莺门巷接,最是金阊佳处。

波软风柔,酒浓歌脆,准拟从君住。

明朝相望,片帆空隔烟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夜合花.蔼人有看花之约,余乘风便已解维矣

洛水明珠,巫峰仙佩,未如越网千丝。

绿悭顾曲,输君暖玉偷携。青缆解,画船移。

怪津亭、折柬来迟。向虹桥去,箫吹夜月,谁唱新词。

西湖西子归时。长记缃裙染翰,罗帕题诗。

吟香试茗,依然闷倚空卮。红袖冷,翠眉低。

甚好风、偏妒芳期。倩卢家燕,闲将此恨,说与教知。

形式: 词牌: 夜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