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游仙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袁彖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首句“羽客宴瑶宫”,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瑶宫,一个充满仙气的地方,暗示着宴会的非凡与不凡。接着,“旌盖乍舒设”描绘了旌旗与华盖缓缓展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氛围。随后,“王子洛浦来,湘娥洞庭发”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地点,如王子来自洛水之滨,湘娥则与洞庭湖相关联,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长引逐清风,高歌送奔月”描绘了宴会上宾客们随着清风起舞,高声歌唱,仿佛在迎接月亮的奔来,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并驭排帝闼,连吹入天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盛大与神秘,宾客们如同驾云御风,直入天宫,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想象。
最后,“万古一方春,千霜岂二发”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春天总是一年四季的开始,霜雪终将融化,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构建了一个既浪漫又富有哲思的仙境世界,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