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登高望远图

独上危崖望大荒,老怀应不为重阳。

白云红日频回首,萧飒西风两鬓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人独自登上险峻的山崖,眺望无垠的大地之景。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独上危崖望大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画面的主体——一位孤独的老人,他选择在悬崖之上,俯瞰广阔无边的大地。这不仅展现了老人的勇气与决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与自然对话的心境。

次句“老怀应不为重阳”,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然而,在这里,诗人却说“老怀”不应仅仅是为了庆祝重阳,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于节日之外的感慨,即岁月的流逝并非仅限于特定的节日,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刻。

接下来,“白云红日频回首”,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云和红日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成为了情感的寄托。频繁回首的动作,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眼前景色的欣赏。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

最后,“萧飒西风两鬓霜”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西风萧瑟,两鬓如霜,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寓意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衰老。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人在高处望远的情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时间、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与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题便面山水

斜阳晚色满沧洲,红叶飞随水乱流。

惆怅隔江人不见,西风谁汎木兰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雪景为沃文裕题

玉山银海夜如年,寂寞山阴访戴船。

老病不禁溪上冷,放容窗月伴吟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画匡庐春雨图题赠医士

密树丛篁满石田,匡庐春雨杏花天。

不知茆屋无人处,看到灵枢第几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庄汝恭

海郭西风野色昏,飘飘鸣雁欲辞群。

满林都是秋来树,留得春松折赠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