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立夏

酒恶更嗔花气袅。起把落花和露扫。

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添烦恼。

今日五更春去了。倦眼舒将烟渺渺。

是处溪山今绿绕。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

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鉴赏

这首《天仙子·立夏》描绘了立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深沉的感慨。

首先,“酒恶更嗔花气袅”,开篇即以酒后的情绪反衬出对花香的敏感与喜爱,酒后的不适并未减弱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添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

“起把落花和露扫”,清晨醒来,诗人拿起扫帚,将落花与露水一同清扫,这一动作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清扫着时间的痕迹,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添烦恼”,黄鹂的鸣叫本应带来生机与喜悦,但在诗人听来却添了几分烦恼,这或许是因为春天的逝去,让人感到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哀愁。

“今日五更春去了”,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春日的离去如同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倦眼舒将烟渺渺”,诗人的眼睛因长时间凝视而感到疲倦,远处的烟雾缭绕,象征着远方的未知与迷茫,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是处溪山今绿绕”,尽管春天已去,但溪边的山色依旧绿意盎然,这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继续下去的希望与寄托。

“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诗人手持短桨,仿佛在探寻过去的桃源之地,这里的“桃源”不仅指地理上的桃花源,更是心灵上的避风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略显凄凉的画面,人间似乎已经失去了生机,繁茂的树荫如同连绵的细雨,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寂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

愁城无外。就里还无内。多情伴我能无懈。

霜尖炉火弱,风闪灯光碎。

雁过也,声声凄苦真同派。道力愁中耐。

仙骨愁中蜕。星宿劫,愁难坏。

梦孤身怯影,围减腰憎带。

笑明朝,一年又去愁还在。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隔帘听.迟阿秀不即,至为西樵司勋赋

看绽烛花双蒂,吐瓣人刚到。罗帏笑揭声还悄。

悄悄问檀郎,为侬懊恼。漏尽了。怎和衣、枕头歪靠。

忙相抱。檀郎轻笑。试向卿卿道。如年永夜铜壶杳。

听来偏错,故将人搅。未天晓。明朝细和伊表。

形式: 词牌: 隔帘听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

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吟就问天奇唱。

直唤醒、古人无恙。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千秋岁.为吴尔世母节寿

笑捧霞觞,代君陈祝。万岁冰桃今岁熟。

四海交游歌寿母,三春风物先华屋。

伫期颐,褒节孝,君家独。三十七年贞志笃。

三十七年庭训足。兼父兼师心更曲。

当初茹苦唯熊胆,而今色养真仁粟。

湛夫人,百世后,留芳躅。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