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三溪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开篇“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以神话般的笔触,将三溪的形成追溯至远古,仿佛是神力所为,留下今日可见的痕迹。接着,“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两句,生动展现了水流与山脉的和谐共生,溪水环绕,山脉环抱,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则进一步描绘了三溪周边地形的险峻与幽静,羊肠小道蜿蜒曲折,与鸟儿飞翔的路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险与幽并存的画面。最后,“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以客人的歌声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通过歌声在林木间回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三溪美景的深深赞叹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