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僧支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老僧支竹面如灰",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皮肤因长期处于室内或阴冷环境而显得苍白无光,同时也暗示他远离尘世的宁静与淡泊。"门闭寒云冷不开"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封闭和自然环境的萧瑟,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脱俗的氛围。
"车马纷纷多少客"一句,通过对来访者众多但并不因此打破僧人宁静生活状态的描述,传达了老僧对于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最后"端知不是爱山来"则点明了这些客人们并非真心喜欢这座山,而可能是出于其他目的,如游山玩水、寻求名胜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僧对外界的隔绝和宁静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的禅意。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太白仙人白玉篇,逸才清思两难全。
如今貂尾容相续,只恐巴吟不足传。
心若金兰过耳馀,春来还共客东都。
几时却泛清河水,已约荆溪共卜居。
蓬池旧草绿茸茸,爱酒清谈隐者风。
纵似步兵成底事,啸台依旧夕阳中。
浅浅泸潇水,粼粼碧玉光。
马蹄飞电疾,突过板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