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其一)

偶然携酒作郊行,才出尘中眼校明。

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

初凉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

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鏊的《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偶然带着酒去郊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偶然携酒作郊行”,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走出尘世的喧嚣,眼前景色顿时明亮起来,“才出尘中眼校明”,表达了对清新空气和宁静环境的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尽管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旧日的都城如今呈现出新的风貌。“初凉道上行人影”描绘了秋意渐浓,路上行人的身影在微凉中拉长,增添了季节的韵味。而“斜日村中打麦声”则以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传递出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两句“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诗人抒发内心情感,感叹美景良辰无法尽述于笔端,只能寄托在那辘轳转动、银瓶汲取清泉的画面中,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钟钦礼还会稽

会稽山人其姓钟,丹青之外诗仍工。

若耶溪上弄云水,谁将姓氏彻九重。

文华殿前见天子,受釐三日居斋宫。

东厢落笔风雨疾,指盼屡得回重瞳。

重瞳一一分甲乙,御笔亲书为第一。

峰峦惨淡李营丘,烟云灭没王摩诘。

诏令内府赐麟蹄,又向边城落戎籍。

山人拜舞前致词,草茅何幸逢明时。

金坡玉琐天上见,惜臣老矣无能为。

鉴湖一曲臣所好,细草幽花梦中到。

敕赐乌纱作外臣,白石清泉恣游钓。

云浩浩,江悠悠,山人去矣谁为留。

人生虽云故乡乐,大隐金门亦不恶。

君不见,东方朔。

形式: 古风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二首(其一)

星楼月殿夜沈沈,烛影炉烟俨若临。

北极紫微尊自在,西清黄伞梦难寻。

苍梧天远孤臣泪,玉帛星驰万国心。

十九年中游幸绝,仰思王度式如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酒熟志喜

常年送酒愧诸邻,斗觉今年富十分。

水法特教担柳毅,曲材先已谢桐君。

床头夜滴晴阶雨,瓮面香浮暖阁云。

莫笑陶公巾自漉,年来正策醉乡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徵明饮怡老园有诗次其韵

吴王销夏有残闉,特起幽亭据要津。

剩水绕时伤往事,短墙缺处见行人。

绿杨动影鱼吹日,红药留香蝶护春。

为问午桥閒相国,自非刘白更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