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道中(其二)

微行入麦去斜斜,才过深林又几家。

一色生红三十里,际山多少石榴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河阴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

首句“微行入麦去斜斜”,以“微行”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轻盈的步伐和悠闲的心态,步入麦田之中,路径曲折蜿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才过深林又几家”,诗人从密林穿越而出,眼前展现出几户人家,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也透露出生活的温馨与希望。

“一色生红三十里”,此句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红色景象,绵延三十里,色彩鲜艳夺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红色所覆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热烈。这里的“红”字不仅指颜色,更蕴含着对生命、热情与希望的赞美。

最后一句“际山多少石榴花”,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点明了红色来源——石榴花。石榴花的盛开,不仅增添了景色的丰富性,也寓意着丰收与繁荣。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河阴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57)

王庭筠(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 字:子端
  • 号:黄华山主
  • 籍贯:黄华老
  • 生卒年:1151~1202

相关古诗词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

形式: 古风

登林虑南楼(其一)

殿閤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

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

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林虑南楼(其二)

户牖凭高可散愁,石田棋布青林稠。

西山万古碍新月,南风六月生凉秋。

见说官閒百无事,不妨客至一登楼。

扬州骑鹤亦何有,诚哉不负三年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益公和尚还超山

平沙漠漠雁翩翩,风弄菰蒲水拍天。

短艇得鱼撑月去,一声渔笛破寒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