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夏景

晚凉庭院悄。流萤上阶草。枝枝抹丽开何早。

摘来团扇小。摘来团扇小。短衫秃袖,绿云斜绕。

才把兰汤搓了。染将指甲猩红好。凤仙花自捣。

凤仙花自捣。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鉴赏

这首《东坡引·夏景》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庭院中的宁静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晚凉庭院悄”,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的庭院显得格外宁静,凉风习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流萤上阶草”,接着以流萤飞舞于台阶上的草丛中,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萤火虫的微光在夜色中闪烁,如同点缀在绿色草地上的点点星光。

“枝枝抹丽开何早”,描述的是花朵在清晨便已绽放的美丽景象,枝头的花朵似乎被抹上了亮丽的颜色,早早地展现出其娇艳的姿态。“摘来团扇小”,通过摘取花朵放入小巧的团扇中,不仅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将这份美好收入囊中,成为心灵的慰藉。

“短衫秃袖,绿云斜绕”,描绘了穿着简朴的女子,她身着短衫,露出光洁的双臂,发丝如绿云般轻柔地环绕在颈间,这一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朴素与自然之美。“才把兰汤搓了”,女子刚刚洗浴完毕,肌肤细腻,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沐浴在兰花的芬芳之中。“染将指甲猩红好”,最后通过涂抹鲜艳的指甲油,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与装饰,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生动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与自然之美的夏日傍晚庭院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茉莉

小草何年离故乡。花能饰鬘最芬芳。

宣和时节始名扬。

性是温柔偏近暖,体怜清瘦怕迎凉。

被人错唤小南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眼儿媚.水边

谢公堤下繫征帆。粉壁映垂杨。

谁家少女,蒲葵扇小,茉莉风凉。

鞋儿脚上刚三寸,袅袅玉奴妆。

不憎人见,淩波微步,罗袜生香。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减字木兰花.倦

低眉垂首。长日昏昏如中酒。不解何愁。

但觉颓唐懒上楼。竹阴移午,小鸟叨叨偏碎语。

赶过花前。放下帘钩让好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闺情

女儿情性。不似杨花飞不定。端坐窗纱。

无闷无愁学绣花。忽闻春鸟。彩线金针都撇了。

心若游丝。牵惹春风别院飞。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