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头擎钵十方游,踏遍神州与赵州。
却笑高车安坐者,一生肉食为身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云游四海的僧人,手执木杖,肩扛饭钵,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连著名的赵州禅寺也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以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看待那些乘坐华丽马车、一心只为个人物质享受的人,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表示出轻蔑和嘲笑。诗人通过这位头陀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推崇,以及对贪图安逸者的批评。整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
不详
使节驱驰万里游,何曾骑鹤上杨州。
萧萧疏雨空山夕,且办僧房一榻谋。
疏陈谕蜀选廷臣,愧我无才慰远人。
万里同来不同去,暮云回首一沾巾。
春雨图书画舫轻,满篷山色过夔城。
吟边为爱巴东水,酷似诗人意味清。
不见王睢在水洲,野花黄蝶满墙头。
露筋祠下东流水,洗尽维扬万古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