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登凌歊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閒云野望护崇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次韵登凌歊台》描绘了一幅山势蜿蜒、景色静寂的画面。首句“山势如龙去复回”,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山岭起伏的动态美,仿佛龙腾般盘旋。诗人闲暇之际,眺望远方,“閒云野望护崇台”,写出了山间云雾缭绕,守护着高台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两句“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通过描绘昔日皇家宫殿在夜晚仍有月光洒落,白天却空寂无人,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王朝的衰败。诗人感慨春色依旧,即使国家已逝,“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自然的生命力顽强地延续,野花依然按季节盛开。

最后两句“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以断碑、衰草、荒烟和绿苔等意象,描绘出陵墓或遗址的荒凉景象,风雨侵蚀,岁月流转,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凌歊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过广陵驿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层楼晚眺

广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阑干酒易消。

河汉入楼天不夜,江风吹月海初潮。

光摇翠幕金莲炬,梦断凉云碧玉箫。

休唱当时《后庭曲》,六朝宫殿草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人之浙东

我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

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

出江吴水尽,接岸楚山稠。

明日相思处,惟登北固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南台从事刘子谦之辽东

往复一万里,嗟君已两行。

朔风吹野草,寒日下边城。

策马犯霜雪,逢人问路程。归期在何日?

应是近新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