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树何年种,归禽来一双。
茅斋读易罢,摇影入閒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乡村景象。"古树何年种"暗示了岁月的沧桑,那棵古老的树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不知何时被栽种于此。"归禽来一双"则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归巢的鸟儿成双结对,象征着和谐与自然的秩序。诗人于茅斋之中,沉浸在《易经》的智慧中阅读,心灵得到了宁静和充实。最后,他欣赏着树影摇曳,透过窗户洒进室内的闲适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满足。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生活情趣和对大自然感悟的田园诗篇。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宛转破千嶂,平畴起绿烟。
自然知兰若,不过鸟飞边。
夕气澄若浓,星光敛清炯。
林外露悬灯,未知何峰顶。
归鸦度何所,夕照移西岑。
荫入蔚蓝色,萧萧松桧阴。
欲以贻来者,锡之馺阁名。
终古知不知,今兹自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