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

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我只喜爱禅林中的秋月清空
又有谁能够回到龙宫栖息

注释

惟:只是。
爱:喜爱。
禅林:佛教修行者的住所,常指禅寺。
秋月:秋季明亮的月亮,象征宁静和智慧。
空:空灵,清净。
谁:任何人。
能:能够。
归去:返回。
宿:过夜,停留。
龙宫:神话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神圣或神秘之处。
夜深:深夜。
闻法:聆听佛法。
餐:此处为比喻,意为接受或汲取。
甘露:比喻智慧或精神上的滋养。
喜:欢喜。
在:处于。
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觉悟,常用于形容佛法境界。
法界:佛法的世界,即心灵或精神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林秋月的宁静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惟爱禅林秋月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秋月为空,给人的心灵带来一份清凉和宁静。

"谁能归去宿龙宫"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宿龙宫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居所或精神的栖息地,而诗人却无法回到那个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则描绘了一个更为神圣和纯净的境界。夜深时分,听闻佛法,就像是品尝到了甘美的琼浆,诗人在这片莲花盛开的法界之中感到无比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于禅学修持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11)

李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 生卒年:810年冬月十二-859年

相关古诗词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上苑清銮路,高居重豫游。

前对芙蓉沼,傍临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飞翠斝,分曹戏鹢舟。

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忽闻天上乐,疑逐海查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托根清禁颇觉非宜感物缘情率尔为咏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

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在。

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

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形式: 古风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远情。

剑峰当户碧,诗韵满楼清。

日照涪川阔,烟笼雪峤明。

徵黄看即及,莫叹滞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方响歌

敲金扣石声相凌,遥空冷静天正澄。

宝瓶下井辘轳急,小娃弄索伤清冰。

穿丝透管音未歇,回风绕指惊泉咽。

季伦怒击珊瑚摧,灵芸整鬓步摇折。

十六叶中侵素光,寒玲震月杂佩珰。

云和不觉罢馀怨,莲峰一夜啼琴姜。

急节写商商恨促,秦愁越调逡巡足。

梦入仙楼戛残曲,飞霜棱棱上秋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