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八)化僧亭

白日芬刍度法乘,蜕形西望紫空凌。

平生会解三真术,投老终传四远灯。

香革履孤怜达祖,青莲花巧忆图澄。

相看慧景无虚过,留取萧斋纪旧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化僧在灵山之上的超凡脱俗之境。首句“白日芬刍度法乘”,以“白日”象征光明与真理,以“芬刍”比喻佛法的香气,形象地表达了化僧通过佛法的引导,引领众生走向觉悟之路。接着,“蜕形西望紫空凌”,化僧已非昔日之身,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姿态,向西眺望,仿佛在追寻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平生会解三真术,投老终传四远灯”,化僧一生致力于悟道修行,到了晚年,他将自己对真理的理解传承给四方之人,如同指引着远处的灯火,照亮了他人前行的道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

“香革履孤怜达祖,青莲花巧忆图澄”,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香革履(可能是指化僧所穿的鞋)孤独地留在原地,似乎在怀念先祖;而青莲花则巧妙地让人想起图澄大师,暗示化僧与历史上的高僧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影响深远。

最后,“相看慧景无虚过,留取萧斋纪旧曾”,诗人与化僧共同见证了这片灵山的智慧之光,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化僧智慧的赞美,也寄托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化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充满了对智慧与精神追求的颂扬。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九)象鼻峰

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但把羲图占世道,肯随周鼎梦王人。

半捲玉醴天心露,一喷香云佛面春。

在处不妨韬大美,可防终老勿焚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水月亭

层轩高枕太阴愁,颢影漫漫两象浮。

通白与心成气合,空明随处共神谋。

云涛鱼兔多时幻,昼夜乾坤万里秋。

便拟焚香来晏坐,一江寒练浸银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一)狮子峰

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

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

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二)玉珠泉

银河一派泻松风,飞瀑倾泷日激舂。

寒洁细嘘和露屑,轻圆难定落盘踪。

甘分袅竹饶春席,泽净平畴慰旱农。

浅浅磻溪宁滀得,终归沧海媚骊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