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送张宣抚使岭南》。诗中描绘了使者奉命出使南蛮之地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未知的敬畏。
首句“奉使入蛮烟,终军始妙年”,以终军的故事暗喻使者年轻有为,肩负重任,踏入了充满神秘与挑战的南蛮之地。终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英雄,曾以少壮之躯出使南越,此句借用了他的故事来赞颂使者。
接着,“抗旌辞朔野,击楫渡湘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使者出征时的壮烈场景。他高举旗帜,告别北方的辽阔大地,勇敢地穿越湘江,前往南方。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使者不畏艰险的决心,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遥远。
“翠竹侵岩际,黄茅尽海边”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充满挑战的环境氛围。翠绿的竹林与岩石相接,黄色的茅草覆盖着海边,这样的景象既展示了南蛮之地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苦与不易。
最后,“狼荒非善地,为戒莫留连”两句告诫使者,南蛮之地并非安全之地,应警惕并迅速完成使命,不要停留太久。这两句既是对使者旅途安全的提醒,也是对整个出使任务的严肃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使者出使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