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两岸看山去,经春计水程。

飞花如解恨,归雁亦关情。

近郭云为户,遥村柳作城。

子长虽浪迹,寥廓见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江行》由明代诗人应臬所作,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联“两岸看山去,经春计水程”,开篇即以“看山”与“水程”为意象,展现了一幅动态的江行图景。诗人站在江边,目光随着两岸的山峦移动,心中计算着行程,既体现了旅途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程的期待。

颔联“飞花如解恨,归雁亦关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飞舞的花瓣仿佛理解诗人的忧愁,归巢的雁群也牵动着他的心绪。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颈联“近郭云为户,遥村柳作城”,转而描写沿途所见的村落景象。云朵轻盈地飘过,仿佛是村落的门户;远处的村庄,柳树环绕,构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城墙。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美的赞美。

尾联“子长虽浪迹,寥廓见平生”,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虽四处漂泊,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平静的心态。这里的“子长”可能是指司马迁,暗含诗人虽经历风霜,但依然保持对人生道路的坚定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寥廓”则描绘了广阔的天地,象征着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江行》一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应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岳阳楼二首(其一)

夕阳收近郭,水气忽淋漓。

空岸巨鳌负,高天大翼垂。

只堪明月照,不尽快风吹。

柳毅传书处,应惟枯木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岳阳楼二首(其二)

巴江奔峡口,巨浸自天开。

日涌湿烟敛,春残雪水来。

何人吞八九,有记刻楼台。

叹息先忧者,无惭名世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詶吴兴吴白雪使君

此行还得借名贤,坐领湖光碧浪偏。

瞻旧每思留犊处,行春又及浴蚕天。

丝麻野集都成市,鱼米家充不论钱。

太守风流堪卧理,郡斋长日扫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姚少师影堂

冀北江南事巳非,禅机未了说戎机。

止闻智者师黄石,曾见功臣著衲衣。

杉翠湿空春欲老,砌尘凝席客来稀。

一参偈语低徊久,飒飒灵风动素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