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赠李湘北赴史馆

鹤禁清芬。薇雨玉除新。仙掌露,砚池分。

紫袖看移莲烛,黄金不换长门。

衣染沉香,花气石叶时熏。

垂帷着史春莺老,铜虬子夜促芳樽。

却半臂,耐寒人。窈窕湘东斑管,淋漓白练罗裙。

常近玉皇香案,袖捧红云。

形式: 词牌: 山亭柳

鉴赏

这首清代丁澎的《山亭柳·赠李湘北赴史馆》是一首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李湘北即将赴任史馆的场景。"鹤禁清芬"和"薇雨玉除新"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史馆的高洁与清新,如同仙鹤栖息之处,雨后玉宇更新。"仙掌露,砚池分"进一步描绘了史官研墨的宁静画面,展现了其文人的风雅生活。

"紫袖看移莲烛,黄金不换长门"两句,通过描绘李湘北的女性助手轻移莲花蜡烛的细节,展现了其工作的细致与尊贵。"衣染沉香,花气石叶时熏"则描绘了馆内环境的香气四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垂帷着史春莺老,铜虬子夜促芳樽"写的是馆中日夜忙碌的情景,春莺已老,铜龙(酒壶)夜夜催促饮酒,以驱散疲劳。"却半臂,耐寒人"赞美了李湘北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窈窕湘东斑管,淋漓白练罗裙"描绘了湘北的女性形象,她手持湘妃竹管,身着素净罗裙,既典雅又灵动。"常近玉皇香案,袖捧红云"则表达了对她常常亲近圣贤之位,如仙女般飘逸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李湘北的才情与品格,也展现了史馆生活的独特韵味,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72)

丁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引.怨情

翠阁留情,红笺写怨。何物遗君表幽愿。

玉环双凤连枝扣,香罗绣带同心綄。

怀袖间,朝与暮,常依恋。带欲君情长不断。

环欲君心千遍转。

谁意风流一朝散,玉环摧折香罗裂,人心那得无移换。

泪痕非,香痕灭,何时见。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爪茉莉.闺怨和屯田韵

密缄轻裁,恁星星一味。蓦忽是、暗抛人地。

乌丝欲剪,和凤纸、揉将碎。

含糊过、翻恨成悲,细看去,都是泪。

空阶如洗,梧桐下、愁难寐。私语处、雾浓香细。

倩将明月,好梦儿、凭伊递。被风吹、直向海天云底。

也知到,他那里。

形式: 词牌: 爪茉莉

柳初新.本意

雪残小苑东风住。已放嫩黄初吐。

蝶香未染,莺梭犹涩,梦稳池塘轻雾。

最惜纤腰如楚。恐难禁灞桥人去。翠阁凝眸低语。

看春衫、半分金缕。

因风娇袅,柔条无力,挽不尽陇烟湘雨。

及早和他同倚,怕消魂、夕阳飞絮。

形式: 词牌: 柳初新

蓦山溪.春闺和陈大樽韵

暖日烘帘,睡起抛残绣。

衫薄不胜寒,乍朦胧、楚腰如柳。

重开鸾镜,扶起半欹鬓,香痕透。眉痕瘦。

都付红酥手。闲愁惯惹,脉脉频回首。

新种合欢花,爱看他、倚残罗袖。

思寻旧梦,勾引是东风,灯昏候。啼鹃又。

吹落巫山后。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