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伯山蕃殖图二首画禾黍稌菽麦(其一)

老子平生只荷锄,误携破砚到清都。

归来荒尽西畴却,愧见刘家蕃殖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老子一生只拿锄头劳作
不小心带着破砚来到这清雅之地

注释

老子:指诗人自己,古代对学者或有德之人的尊称。
荷锄:扛着锄头,从事农耕劳动。
破砚:破旧的砚台,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清都:指京城,这里指京城的清雅环境。
归来:回到故乡。
荒尽:使...荒芜,形容土地无人耕种。
西畴:西部的田地,泛指农田。
愧见:感到惭愧看到。
刘家:可能是诗人所知的某户人家,也可能代指丰收的景象。
蕃殖图:描绘丰收或繁殖的图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农事的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的向往。首句“老子平生只荷锄”直白地描绘出诗人一贯以耕作为终身职业,使用的是最为原始的农具——锄头。而“误携破砚到清都”则显示了诗人偶尔间离土,带着破损的砚台前往名为“清都”的地方,这或许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接着,“归来荒尽西畴却”表明诗人归来时,发现自己曾经耕耘的土地已经荒废,时间和自然力量在无情地侵蚀着劳动成果。最后,“愧见刘家蕃殖图”则是诗人面对刘伯山所绘的农作图画时,感到羞愧,因为这些图画不仅美化了农业生活,更是对理想化农业生态的一种展现,而自己现实中的努力却远未达到这种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农业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刘高士看云图

偶为看云且罢琴,万山寒隔一溪深。

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刘景明百马图扇面

雾鬣如无笔,霜蹄不带埃。

直言明眼著,若个是龙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刘景明百牛图扇面

吉语闻田父,新年胜故年。

借侬百觳觫,雨里破荒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其二)

楼上青编入骨香,楼前碧岫透帘光。

乘风飞上广寒殿,下看秋容一点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