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词《踏莎行·中秋不见月》是陈德武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未能见到明月的遗憾与感慨。开篇“雾失南楼,云低东阁”以景起兴,雾气笼罩南楼,乌云压低东阁,暗示了月光被遮掩的景象。接下来,“枝头不见南飞鹊”借南飞的喜鹊寓意传递讯息,然而此刻鹊鸟也不见踪影,更添寂寥。
“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将月神嫦娥拟人化,责怪她为何如此多情,故意错过中秋团圆的约定。这句表达了对月圆人未圆的深深惋惜。接下来,“天易阴晴,人多哀乐”宕开一笔,自然现象与人生况味相映,强调世事无常,欢乐与悲伤并存。
“从来此事难凭度”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人们难以预料和把握这样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指人生的变故。最后,“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烧银烛酬高酌”以无奈的语气收束,诗人只能借酒浇愁,期待来年的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当下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巧妙,通过中秋不见月这一寻常现象,寄寓了人生的无常与期待,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