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桥有百岁老人为予指海岸先生正命处

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

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

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

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笪桥有百岁老人为予指海岸先生正命处》。全诗通过描绘一位百岁老人指引诗人至海岸先生的墓地,表达了对海岸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以“倔强”形容仪曹散郎的个性,不随波逐流,不向权贵低头,展现出其独立的人格魅力。这里“仪曹”可能是指官员的职位,“散郎”则是古代官职的一种,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颔联“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运用象征手法,将人物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暗示海岸先生在南天之地凭借一己之力,如同孤掌难鸣,却能照亮历史的光芒。同时,“西竺三忠”可能暗指与海岸先生有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一步强调其影响力。

颈联“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通过追溯家族渊源和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人物的家族荣誉感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旧墨”可能指的是家族的历史文献或传统,而“甘棠”则常用来比喻恩德深厚的官员,此处可能寓指海岸先生对家乡的贡献。

尾联“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以佛教中的金刚形象和钟阜山的神灵,象征海岸先生的精神永存,以及其精神力量得到神灵的加持,激励后人。这里的“西目”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金刚力士,寓意坚强不屈;“钟阜”则是南京的一座山,与上文提到的“南天”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崇高的历史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岸先生生平事迹的简略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旧院

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

岂以平康忘厢社,正从子夜哭宗祧。

葛姬大节成鸾凤,顿老游魂寄黍苗。

名士美人双寂寞,荒江斜日逐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循城而行偶话枢曹钱丈事

昆山寓客小篯君,忠介家风总不群。

踊跃来寻残石碣,佯狂死报躄将军。

婺垣有妇成双节,桑海何人录旧闻。

为对故城生感槩,冲天一凤溯奇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坊中买千顷楼旧书

风流比部住篱门,六万牙签四库分。

曾与淡园称继霸,至今藜阁藉雄文。

故雍残刻成飞絮,徵士遗钤亦断纹。

谁道卿云长拥濩,由来过眼尽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阮怀宁居

圆海居停尚有存,当年道路目凶门。

蝗男录就诛馀孽,燕子笺成上至尊。

东涧老来重纳拜,昆铜痛定亦招魂。

今逢潦尽潭清日,败瓦残扉落月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