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矶偶成

何人笑我上鱼矶,本是穷荒一竹枝。

纵然有节中无物,怪底长江举钓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鱼矶偶成》由明代诗人贺钦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

首句“何人笑我上鱼矶”,以自问的形式开篇,仿佛在说:有谁会嘲笑我独自站在鱼矶之上?这里的“鱼矶”不仅指钓鱼的石矶,更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内心宁静的地方。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孤独与追求的理解和接纳。

次句“本是穷荒一竹枝”,将自己比作“穷荒”之地的一根竹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偏远、环境艰苦的境遇,同时也暗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竹枝虽处荒野,却依然挺立,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高洁与坚韧。

第三句“纵然有节中无物”,进一步深化了对竹枝的描绘。这里的“节”既指竹子的节,也暗喻人生的节操与原则。诗人强调的是,即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持,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最后一句“怪底长江举钓丝”,以长江作为背景,借钓鱼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长江水深流长,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诗人举起钓丝,似乎在说: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价值。这句话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鱼矶偶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贺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万佛堂壁(其一)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

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万佛堂壁(其二)

云端石洞可栖身,水绕山围剩得春。

传语高僧休厌客,西林曾寓著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儗寄乡人

万里慈亲命已倾,天涯游子更南征。

也知雁使飞难到,岂有乌雏负所生。

吟身莫恋风光好,归棹须兼昼夜行。

若向西湖听杜宇,声声都是劝君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退休卷

五十年来早退休,三边贤达子为头。

题诗每上春山寺,载酒频登夜月楼。

钓艇有时江上泛,兵书尽日箧中收。

常怜李广非知命,抵死何曾到列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