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登联的《定州塔》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其气势直逼天际,周围弥漫着荒凉的烟雾,显得空旷而深远。"陵太清"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塔的峻峭和超然,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塔内僧人诵经的声音随风飘散,带来秋天的宁静,"一磬散秋声"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寂寥的氛围。
诗中提到"诸天依净业",暗示塔是修行者的圣地,连天宇都似乎因佛法而清净。"游客无今古"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在塔前显得微不足道,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这历史长河中留下短暂的痕迹。高耸的松树见证了塔的悠久岁月,也象征着坚守与自然的对话,体现了诗人对塔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两句"谁能亿劫外,独证法王城"寓意深远,表达出对超越时空、抵达佛法至境的向往,塔仿佛成为了通往法王之城的桥梁,引导人们寻求内心的觉悟和永恒的真理。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定州塔的敬仰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