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程嘉燧的《十五夜无月和韵》描绘了诗人夜晚无月时的心情。首句“节物阴晴总不愁”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季节变化的豁达,即使阴晴不定也不以为忧。然而,“思家时复一低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强烈。
“空劳拄杖中宵待”写诗人深夜持杖等待,期待着月光的出现,但徒劳无果,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寂寥。“未遣倾罍向月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的渴望,即使独自饮酒也觉得无趣,因为没有月亮的陪伴。
“放客惺惺归别院”暗示诗人已经意识到无法改变现实,只好带着清醒的思绪回到自己的居所。“任他晻晻下西楼”描绘了月落西山的景象,诗人任由夜色渐深,表现出对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无奈接受。
最后一句“嫦娥亦是人间意,想像含颦耐九秋”以嫦娥的典故作结,寓意即使面对孤独,诗人也能从神话中的嫦娥身上找到共鸣,想象她也在人间忍受着类似的离愁,以此自我安慰,度过漫长的秋天。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